別看標題有三大個感歎號,其實不是甚麼遲了會死人塌樓的事情。教育城的資訊屋web hosting服務即將屆滿,如果不事前把所有網頁轉到新網存戶口,和把轉址改到新網頁的話,到時在下的破屋就會變成空白一片,連頹垣敗瓦也不剩一塊半片。
在下現在已在grafitti.net申請了一個web hosting服務,也試個它的function了,還不錯,分頁名還不算很長,很易用。只是他們的系統沒有unzip的功能,那意味了在下要逐頁逐頁的uplosd上去......因此,在下頗懷疑十天時間能不能讓在下完成這次搬家大行動。在下能預見,到了4月30日晚,在下會忙亂地把一堆網頁upload和在wordpad的一堆非人語碼中鑽來鑽去改hyperlinks targets,最後在5月1 日那天,野人和他的破屋從虛擬世界上消失。
又開始在想像,有一天grafitti.net關門大吉,野人和他的破屋就真的會灰飛煙滅。看來還是要買一個網頁空間和網址才行。要在下花那數百個大洋不難,難是在於要在下花時間──這是蜀道之難難於通便秘。各位日後發現野人和他的破屋消失了,大家可以斷定那是死於自然──懶死了,當然不算死於非命──不用可憐的,保險公司也不肯賠。
2006年4月6日
你當我是無聊吧plus
← 為甚麼要用《百年孤寂》做背景?就是因為KIRA+Strike Freedom=「無敵是最寂寞」。不過如果他們生於UC年代,面對的是駕駛沙煞比的馬沙,那就完全不同講法了:六支Funnel對超級Dragoon的射擊系統;用上Pychoframe馬沙對最強Coordinator基拉‧大和。在下認為這樣的對決下,勝出的應該是馬沙+沙煞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在胡亂的把舊文轉來這新blog,在此加多一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拉‧大和〉(原發表時間27-10-2005)
現在好像越來越少時間看書和寫作,不過卻仍有時間看卡通......
新 日在看最新的Gundam Seed Destiny,看了大半。當中的主角Kira(對,「真‧飛鳥」和阿斯蘭早已成了大配角)令人想起「聖鬥士星矢」裏的沙加,即處女宮黃金聖鬥士,人稱 「最接近神的男人」。Kira亦可算是Gundam系列裏「最接近神的男人」。他在「Seed」裏還不怎樣,只是技術高而已。但到了「Destiny」就 可怕了,技術超高強,把Freedom Gundam舞到出神入化,兵不血刃,瞬間打爆對手機體而不傷機體駕駛倉,就連所謂的「高達」也一樣方法處理,真正能隨心所欲的控制機體作戰(這使人相信 終有一天高達和人類會合體,成為終極生物武器)。而Kira的人格亦已被提昇至聖人的境界,有死不殺人的大悲之心,又對正義和真理有絕對的執著(或者說, Kira就等同了真理......),加上他能把自己的情緒完全控制,收放自如,這可是人家用七十幾年才有機會練就的修為,Kira廿歲不到就正果大成 了,足見他那接近完美的智慧。此外,Kira無比靚仔之餘又不會懶cool,加上他用情專一(這才是讓阿斯蘭和阿真徹底敗陣的致命一擊),這便造出了一個 終極女人殺手的形象。綜合而言,Kira和聖人的分別,就在個光環而已。
回顧以往的高達主角,阿寶、加美尤、胡索、希羅等等,總是有些缺憾,如情緒化、常常失控、孤僻、沒主見、本身戰鬥力不高,靠部高達才好打等等。而Kira,絕對是大超班,超越了甚麼New Type,到了「完人」的境界。
以後的Gundam世界觀裏,Kira大概會成了一種信仰。
甚麼都扯到......(舊文)
(原發表時間:31-10-2005)
正在準備一個課外的寫作班/ 創作坊,這時才發覺在下讀過看過的書有很多(在下的意思是「不少」罷了),但買下的書原來又不是真的很多,很多實用的,教作文需要的書也沒有。現在才明白 為甚麼老師們要常買些不太好看,文藝價值不足以叫人掏荷包買的「無謂書」(野人語)。
還好手頭上有不少散文集,詩集,小說集,年選之類的書,否則買書預備寫作班將是讓人感覺痛苦的事。
很想很想在小說部份的賞析或延伸閱讀裏加入《百年孤寂》,但肯定沒同學會找來看(學校圖書館也不覺有藏),又看來不會有機會和他們說甚麼「魔幻現實」。唉,好書真的要留待大學生去讀。
已用了個多星期來設計文學創作遊戲,上次寫朗文那篇稿時已想死人了(人也想死),今次還要想多些新的,要命。最易設計的是小說創作遊戲,這證明要小說牽涉的技巧確是比較多的。最難搞的是散文,根本不知有寫甚麼技巧是非缺不可的;又,好像沒有甚麼寫作技巧不關散文的事。
別告訴在下最後決定不開班(這事情發生的成數不高,因為他們請在下回來的其中一個主要Task是教寫作班),在下會不停在空堂時對著學生談文學談創作......
近來幾乎沒好好的讀過書,連那本《開放的作品》都扔在一邊了。仍然很想讀Terry Eagleton的《理論之後》,又很想翻翻懶有型在綠野訂的《易碎的絕對》,來證明自己有多不自量力。突然很想讀讀《體育時期》......人總是在最忙的時候想起很多好書。
想 寫小說,又想寫詩。對在下來說一段時間不寫作是不會讓自己退步的,只會使自己沒進步罷了。忽然想到,在下一年前的詩是四流境界(以在下的標準來看大概是 有的),對上一首在上個月寫的,仍是在四流境界,或者是「四流upper」至「三流Lower」之間吧。以這讓的進境,在下何時才會達得到一流的境界呢? 想快的話,唯有寫多些;要寫多些,就要時間,而且是優質的時間。
算了,鍾國強的一流詩集也到他xx歲時才面世,在下等等好了。
正在準備一個課外的寫作班/ 創作坊,這時才發覺在下讀過看過的書有很多(在下的意思是「不少」罷了),但買下的書原來又不是真的很多,很多實用的,教作文需要的書也沒有。現在才明白 為甚麼老師們要常買些不太好看,文藝價值不足以叫人掏荷包買的「無謂書」(野人語)。
還好手頭上有不少散文集,詩集,小說集,年選之類的書,否則買書預備寫作班將是讓人感覺痛苦的事。
很想很想在小說部份的賞析或延伸閱讀裏加入《百年孤寂》,但肯定沒同學會找來看(學校圖書館也不覺有藏),又看來不會有機會和他們說甚麼「魔幻現實」。唉,好書真的要留待大學生去讀。
已用了個多星期來設計文學創作遊戲,上次寫朗文那篇稿時已想死人了(人也想死),今次還要想多些新的,要命。最易設計的是小說創作遊戲,這證明要小說牽涉的技巧確是比較多的。最難搞的是散文,根本不知有寫甚麼技巧是非缺不可的;又,好像沒有甚麼寫作技巧不關散文的事。
別告訴在下最後決定不開班(這事情發生的成數不高,因為他們請在下回來的其中一個主要Task是教寫作班),在下會不停在空堂時對著學生談文學談創作......
近來幾乎沒好好的讀過書,連那本《開放的作品》都扔在一邊了。仍然很想讀Terry Eagleton的《理論之後》,又很想翻翻懶有型在綠野訂的《易碎的絕對》,來證明自己有多不自量力。突然很想讀讀《體育時期》......人總是在最忙的時候想起很多好書。
想 寫小說,又想寫詩。對在下來說一段時間不寫作是不會讓自己退步的,只會使自己沒進步罷了。忽然想到,在下一年前的詩是四流境界(以在下的標準來看大概是 有的),對上一首在上個月寫的,仍是在四流境界,或者是「四流upper」至「三流Lower」之間吧。以這讓的進境,在下何時才會達得到一流的境界呢? 想快的話,唯有寫多些;要寫多些,就要時間,而且是優質的時間。
算了,鍾國強的一流詩集也到他xx歲時才面世,在下等等好了。
工作 & 新學年(舊文)
(原發表時間:13-10-2005)
落實了由下星期開始在唐乃勤中學當TA。看來過去兩年在母校當TA、在文刊發表作品和所獲的小小獎項,幫助了在下不少忙,因為他們主要想請一個有能力製作教材,又可以教寫作班的人。
這 間中學和以前做過的中學不同,教員比較少,可能有較多工仍作要做。不過不用教書,最多是代課,這樣已很好了。還未全見過新的同事,只見過另兩位TA和中 文科兩名Miss,大部份教員都很年輕,希望相處上沒問題就好了。很想更清楚的知道這中學的學生的中文能力,尤其是A班那些,以早前代課的情況來看,他們 應該「有得教」的。上過唐中的web page看過,發現學生畫的畫質素甚高,讓人對這群學生刮目相看。
希望這一年間可以做點成績出來,不只是得個經驗那麼簡單。
由於仍是在學界發展,故還可以用「學年」來作生活的計算單位。
新 學年,即現在至明年七八月,有些甚麼是要做的呢?TA工作當然已included,此外在下的目標就是兩個比賽了,最近期要留意的是「青文獎」,今屆要 以冠軍為目標──沒辦法,上次已有季軍,不可能目光短得以入圍為目標吧。不過由於拿過季軍了,所以這次的心態是:剛好有好作品又沒其他更好發表途徑的話就 寄去。
另一個更主要的見標是「中文文學創作獎」,如無意外明年初就會徵稿。這個獎的參賽者通常比較強,那在下要突圍也難得多,不過也是要這樣才值得重視。
至於下月截稿的那個「華文獎」,在下毫沒興趣。除非這個月突然寫出一篇好小說,而又趕得及作修改,那還可以考慮寄去參賽,因為他們的獎金豐富。
落實了由下星期開始在唐乃勤中學當TA。看來過去兩年在母校當TA、在文刊發表作品和所獲的小小獎項,幫助了在下不少忙,因為他們主要想請一個有能力製作教材,又可以教寫作班的人。
這 間中學和以前做過的中學不同,教員比較少,可能有較多工仍作要做。不過不用教書,最多是代課,這樣已很好了。還未全見過新的同事,只見過另兩位TA和中 文科兩名Miss,大部份教員都很年輕,希望相處上沒問題就好了。很想更清楚的知道這中學的學生的中文能力,尤其是A班那些,以早前代課的情況來看,他們 應該「有得教」的。上過唐中的web page看過,發現學生畫的畫質素甚高,讓人對這群學生刮目相看。
希望這一年間可以做點成績出來,不只是得個經驗那麼簡單。
由於仍是在學界發展,故還可以用「學年」來作生活的計算單位。
新 學年,即現在至明年七八月,有些甚麼是要做的呢?TA工作當然已included,此外在下的目標就是兩個比賽了,最近期要留意的是「青文獎」,今屆要 以冠軍為目標──沒辦法,上次已有季軍,不可能目光短得以入圍為目標吧。不過由於拿過季軍了,所以這次的心態是:剛好有好作品又沒其他更好發表途徑的話就 寄去。
另一個更主要的見標是「中文文學創作獎」,如無意外明年初就會徵稿。這個獎的參賽者通常比較強,那在下要突圍也難得多,不過也是要這樣才值得重視。
至於下月截稿的那個「華文獎」,在下毫沒興趣。除非這個月突然寫出一篇好小說,而又趕得及作修改,那還可以考慮寄去參賽,因為他們的獎金豐富。
金筆(舊文)
(原發表時間:08-11-2005;這篇只貼出了一天,便給在下無意的隱藏了,所以也「仲新」的)
之前一直為金筆上的污漬而煩惱。那些在包金筆桿上的紅銅色污漬,可能是因為筆桿上沾了些手汗、塵埃等東西,加上與空氣長時間接觸而成的氧化物(這純粹是藉 野人有限的知識而來的推斷)。雖然不會使筆腐爛,而且看起來最多是變了「銅筆」,但在下覺得不好看,不夠閃,所以一直在想辦法要使筆變回純金色。
試 過用布,用紙抹,都沒效。用濕潤過的布抹,亦沒效。想過用白電油抹的,又怕弄得一陣刺鼻味,不知會附在筆上多久才散去。洗潔精、肥皂之類大概不會有用 吧?基本上它們主要是用來對付油漬和口水漬的。更強力的清潔劑嗎,又怕會弄壞了筆上非金屬或非包金的部份。聽說有一些專抹銀器的工具,又不懂買。
最後想起一種頗奇怪的清潔用品:牙膏......
把牙膏塗在筆桿上,用布「卒卒卒」,「卒」了一會後,發現那些銅漬消失了。勁。不過一些筆夾的位比較難抹,要花點心機才行。之後不用沖水之類,反正也沒有味道和牙膏留下的。大功告成,新的一樣。
之前一直為金筆上的污漬而煩惱。那些在包金筆桿上的紅銅色污漬,可能是因為筆桿上沾了些手汗、塵埃等東西,加上與空氣長時間接觸而成的氧化物(這純粹是藉 野人有限的知識而來的推斷)。雖然不會使筆腐爛,而且看起來最多是變了「銅筆」,但在下覺得不好看,不夠閃,所以一直在想辦法要使筆變回純金色。
試 過用布,用紙抹,都沒效。用濕潤過的布抹,亦沒效。想過用白電油抹的,又怕弄得一陣刺鼻味,不知會附在筆上多久才散去。洗潔精、肥皂之類大概不會有用 吧?基本上它們主要是用來對付油漬和口水漬的。更強力的清潔劑嗎,又怕會弄壞了筆上非金屬或非包金的部份。聽說有一些專抹銀器的工具,又不懂買。
最後想起一種頗奇怪的清潔用品:牙膏......
把牙膏塗在筆桿上,用布「卒卒卒」,「卒」了一會後,發現那些銅漬消失了。勁。不過一些筆夾的位比較難抹,要花點心機才行。之後不用沖水之類,反正也沒有味道和牙膏留下的。大功告成,新的一樣。
Umberto Eco《開放的作品》略讀後感(舊文)
(原發表時間08-11-2005)
這 幾天大致攻破了Eco的《開放的作品》(不明白的就由它不明白好了,在下「讀完」的定義是基於這點的)。當中提及的「開放性」,在下讀後發現原來是比 「接受美學」或「讀者反應」更走前了小半步的。「開放性」理論(Eco已把它當成了一套理論)集中點不是「讀者」,而是「作品」,開放性不等同讀者可以誤 讀亂讀,作者可以死去。而是作者賦予作品巨量信息和義涵,企圖保留一些重要的信息,一起傳給讀者(當中又涉及了很多系統和秩序變化的問題,和「信息學」有 關)。而讀者則因為文本的開放性而可以有選擇地決定閱讀方式。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閱讀過程一定是被延長了的,而這閱讀過程是會隨時間而變得更複雜(我們 讀的是符號),內涵甚至會因而增加。
以上是在下的初步理解。
Eco的講論大概就在這兒停了。他的理論看來是因批評文化而 設的,但由其論說中,確實看到文學除了權力收發以外的一些意義。尤其當我們明白作者就是讀者 時。文本的開放性(甚至無限)使閱讀成了一個不停發展的過程,亦是接受文化語境和批評文化的同時進行。作者建構的不只是自我,亦是文化的一個構成物;作者 亦不只是輸出信息,亦在提供一個可供顛覆和延續的信息。而閱讀則成了接受世界、理解世界和欣賞世界的方法。雖說這論調看來很「古典」,但把文本看成一個保 存文明和發展文明的基石(其實Eco一直談的是「work」,即所有藝術作品),有時候聽來比把文學集中於「作者」或「讀者」或「呈現」之上好得多。
由此引申出來的便成了一個很偉大的信念,人寫作不是單為自己或為別人或為「寫作」,而是參與文明的發展。Eco的理論不太理想化亦不太反經典,讓人聽來覺得「中庸」,也就是順耳和安心吧。尤其在解構和左派的洗禮後,讓人對文學再有回一點點純真的感覺。
大概以上對《開放的作品》的理解是不大確切的,還望讀過的朋友指正。
這 幾天大致攻破了Eco的《開放的作品》(不明白的就由它不明白好了,在下「讀完」的定義是基於這點的)。當中提及的「開放性」,在下讀後發現原來是比 「接受美學」或「讀者反應」更走前了小半步的。「開放性」理論(Eco已把它當成了一套理論)集中點不是「讀者」,而是「作品」,開放性不等同讀者可以誤 讀亂讀,作者可以死去。而是作者賦予作品巨量信息和義涵,企圖保留一些重要的信息,一起傳給讀者(當中又涉及了很多系統和秩序變化的問題,和「信息學」有 關)。而讀者則因為文本的開放性而可以有選擇地決定閱讀方式。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閱讀過程一定是被延長了的,而這閱讀過程是會隨時間而變得更複雜(我們 讀的是符號),內涵甚至會因而增加。
以上是在下的初步理解。
Eco的講論大概就在這兒停了。他的理論看來是因批評文化而 設的,但由其論說中,確實看到文學除了權力收發以外的一些意義。尤其當我們明白作者就是讀者 時。文本的開放性(甚至無限)使閱讀成了一個不停發展的過程,亦是接受文化語境和批評文化的同時進行。作者建構的不只是自我,亦是文化的一個構成物;作者 亦不只是輸出信息,亦在提供一個可供顛覆和延續的信息。而閱讀則成了接受世界、理解世界和欣賞世界的方法。雖說這論調看來很「古典」,但把文本看成一個保 存文明和發展文明的基石(其實Eco一直談的是「work」,即所有藝術作品),有時候聽來比把文學集中於「作者」或「讀者」或「呈現」之上好得多。
由此引申出來的便成了一個很偉大的信念,人寫作不是單為自己或為別人或為「寫作」,而是參與文明的發展。Eco的理論不太理想化亦不太反經典,讓人聽來覺得「中庸」,也就是順耳和安心吧。尤其在解構和左派的洗禮後,讓人對文學再有回一點點純真的感覺。
大概以上對《開放的作品》的理解是不大確切的,還望讀過的朋友指正。
畢業(舊文)
(原發表時間:13-12-2005)
星期一正式畢業,現在是正式的文學士,不只是大學生了。
難得的一天,大部份大學同學都回來了,多時不見,現各奔前程,真的有點感觸。很多人都關心同學們的出路,以在下所知有不少同學都加入教育界和出版界,不過也有很多進入了和「中文/ 文學」沒甚麼關係的界別,例如保險、地產。聞說有同學當了作文導師,真讓在下羨慕。
和 很多老師拍了照,當然包括德錦,踫到黃國彬老師(他是翻譯系的,不過在下也曾修過他的課,算是他的學生),也扯著他拍照了。原來除了德錦,也斯、陳惠英 都略有留意在下的創作,陳老師甚至知道在下在教城有作品發表(這提醒了在下間中也要在教城登些好作品才行......),這都讓在下感到意外和滿足,看來 幾年的努力是漸見成果了。得到老師們的鼓勵使在下回復了動力。
下午在朋友逛街,吃午飯,在荃灣「甘潮」吃,飽到第二天。
回到教員室,只見桌上的幾份「功課」......
星期一正式畢業,現在是正式的文學士,不只是大學生了。
難得的一天,大部份大學同學都回來了,多時不見,現各奔前程,真的有點感觸。很多人都關心同學們的出路,以在下所知有不少同學都加入教育界和出版界,不過也有很多進入了和「中文/ 文學」沒甚麼關係的界別,例如保險、地產。聞說有同學當了作文導師,真讓在下羨慕。
和 很多老師拍了照,當然包括德錦,踫到黃國彬老師(他是翻譯系的,不過在下也曾修過他的課,算是他的學生),也扯著他拍照了。原來除了德錦,也斯、陳惠英 都略有留意在下的創作,陳老師甚至知道在下在教城有作品發表(這提醒了在下間中也要在教城登些好作品才行......),這都讓在下感到意外和滿足,看來 幾年的努力是漸見成果了。得到老師們的鼓勵使在下回復了動力。
下午在朋友逛街,吃午飯,在荃灣「甘潮」吃,飽到第二天。
回到教員室,只見桌上的幾份「功課」......
看書(舊文)
(原發表時間17-11-2005)
近日在學校的工作不多,有點時間看看書,便在圖書館借了本《馬橋詞典》來讀。韓少功的敘事語調很調皮,讓人讀得很輕鬆。
在 學校圖書館,最值得讀的大概是西西的書了。上圖書館當值時若沒甚麼事可做,便會一手掃來四五本西西,東一篇西一篇的讀。以往讀過的都是西西的名篇,〈像 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浮城誌異〉之類,現在再讀她的一些沒那麼出名的短篇,發覺她不停變的是敘述方式,小說的基調倒是差不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西西的 小說最值得讀的還是好幾篇用上很多陌生化的小說了。到現在為止,最喜歡的一篇是〈母魚〉,很多描寫都到了剛好的一步,有一種內在的溫柔。
因 為要重新的理解小說的敘述焦點的問題,故再翻讀陳德錦老師的《文學的面與體》(後正名《文學面面觀》)初版,即是Year「文學概論」科的教材。幾年後 再讀,發覺「概論」對讀文學(中文系)的人來說,真是很重要的(雖然現在已成了在下的common sense類知識)。中文系或修文學的人,在沒有讀過概論的情況下讀下去,最後就會連甚麼是文學都搞不清。除非學生本身有心機由亞里士多德起逐時期的西方 文學理論慢慢讀(果真如此的話當然可以不用讀introduction了),否則一個所謂受過正統學院訓練的人,到大學畢業時可能還是掌握不了甚麼是「敘 述」,甚麼是「象徵」,亦因此而生出一套「反理論」思想,因為自己對理論無知便說文學理學無助於文學。
以後遇上說文學理論會扼殺創作的人時,在下先會問問他「文學是甚麼」?懂答的,明顯是高人學者,無謂再和他討論下去以免出醜。
近日在學校的工作不多,有點時間看看書,便在圖書館借了本《馬橋詞典》來讀。韓少功的敘事語調很調皮,讓人讀得很輕鬆。
在 學校圖書館,最值得讀的大概是西西的書了。上圖書館當值時若沒甚麼事可做,便會一手掃來四五本西西,東一篇西一篇的讀。以往讀過的都是西西的名篇,〈像 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浮城誌異〉之類,現在再讀她的一些沒那麼出名的短篇,發覺她不停變的是敘述方式,小說的基調倒是差不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西西的 小說最值得讀的還是好幾篇用上很多陌生化的小說了。到現在為止,最喜歡的一篇是〈母魚〉,很多描寫都到了剛好的一步,有一種內在的溫柔。
因 為要重新的理解小說的敘述焦點的問題,故再翻讀陳德錦老師的《文學的面與體》(後正名《文學面面觀》)初版,即是Year「文學概論」科的教材。幾年後 再讀,發覺「概論」對讀文學(中文系)的人來說,真是很重要的(雖然現在已成了在下的common sense類知識)。中文系或修文學的人,在沒有讀過概論的情況下讀下去,最後就會連甚麼是文學都搞不清。除非學生本身有心機由亞里士多德起逐時期的西方 文學理論慢慢讀(果真如此的話當然可以不用讀introduction了),否則一個所謂受過正統學院訓練的人,到大學畢業時可能還是掌握不了甚麼是「敘 述」,甚麼是「象徵」,亦因此而生出一套「反理論」思想,因為自己對理論無知便說文學理學無助於文學。
以後遇上說文學理論會扼殺創作的人時,在下先會問問他「文學是甚麼」?懂答的,明顯是高人學者,無謂再和他討論下去以免出醜。
2006年4月3日
忙死人個仔咩
近來不停的讀《傲慢與偏見》,經常被裏頭的「manner」、「temper」等字眼掌摑,人也變得有風度起來(從野人在「創作及閱讀討論區」的言論可以一斑)。所以這回要有瘋度一點。
上星期才想起,今個星期四就是統測,測完便立即放假,oh,在下欠他們的假期習作才完成了一半。如果在下製作的那份是一般band1,2學校用的作業,那 還好,因為可以插兩三個閱讀理解練習進去「填版位」,打字不是太花時間的事。慘在在下現在做的那份功課是不能有任何閱讀理解形式的習作的(文白對譯反而可 以,啤──......)!所以只能狂出語文運用。大佬呀,甚麼設問反問對偶排比呼告反語疊字擬聲真係做到爛晒,出晒水喇,我的學生如果真的認認真真的做 這些練習的話,咪講小,預科學生的中文根底都未必及得上他們。
但更要命的是,在下不是每天上班八小時都是用在出練習嘛,還有尖子寫作班、功輔班,圖書館休眠(-__-)的工作,真的做鬼死。哎吔,在下要寫詩呀!
---------------------------------------------------------------------------------------------------
尖子新詩班在上個星期三完滿結束,在下肯定他們最記得在下說的一句是:「讀唔明,咪由得佢囉。」有一兩位同學都交出了頗有詩的形態的作品,在下給了他們不少評語。當中唯一的男同學說他真的喜歡寫詩,他們甚至有興趣以後繼續上新詩課(也許是真心的),實在讓人高興。
上星期才想起,今個星期四就是統測,測完便立即放假,oh,在下欠他們的假期習作才完成了一半。如果在下製作的那份是一般band1,2學校用的作業,那 還好,因為可以插兩三個閱讀理解練習進去「填版位」,打字不是太花時間的事。慘在在下現在做的那份功課是不能有任何閱讀理解形式的習作的(文白對譯反而可 以,啤──......)!所以只能狂出語文運用。大佬呀,甚麼設問反問對偶排比呼告反語疊字擬聲真係做到爛晒,出晒水喇,我的學生如果真的認認真真的做 這些練習的話,咪講小,預科學生的中文根底都未必及得上他們。
但更要命的是,在下不是每天上班八小時都是用在出練習嘛,還有尖子寫作班、功輔班,圖書館休眠(-__-)的工作,真的做鬼死。哎吔,在下要寫詩呀!
---------------------------------------------------------------------------------------------------
尖子新詩班在上個星期三完滿結束,在下肯定他們最記得在下說的一句是:「讀唔明,咪由得佢囉。」有一兩位同學都交出了頗有詩的形態的作品,在下給了他們不少評語。當中唯一的男同學說他真的喜歡寫詩,他們甚至有興趣以後繼續上新詩課(也許是真心的),實在讓人高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