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6日

Umberto Eco《開放的作品》略讀後感(舊文)

(原發表時間08-11-2005)

這 幾天大致攻破了Eco的《開放的作品》(不明白的就由它不明白好了,在下「讀完」的定義是基於這點的)。當中提及的「開放性」,在下讀後發現原來是比 「接受美學」或「讀者反應」更走前了小半步的。「開放性」理論(Eco已把它當成了一套理論)集中點不是「讀者」,而是「作品」,開放性不等同讀者可以誤 讀亂讀,作者可以死去。而是作者賦予作品巨量信息和義涵,企圖保留一些重要的信息,一起傳給讀者(當中又涉及了很多系統和秩序變化的問題,和「信息學」有 關)。而讀者則因為文本的開放性而可以有選擇地決定閱讀方式。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閱讀過程一定是被延長了的,而這閱讀過程是會隨時間而變得更複雜(我們 讀的是符號),內涵甚至會因而增加。

以上是在下的初步理解。

Eco的講論大概就在這兒停了。他的理論看來是因批評文化而 設的,但由其論說中,確實看到文學除了權力收發以外的一些意義。尤其當我們明白作者就是讀者 時。文本的開放性(甚至無限)使閱讀成了一個不停發展的過程,亦是接受文化語境和批評文化的同時進行。作者建構的不只是自我,亦是文化的一個構成物;作者 亦不只是輸出信息,亦在提供一個可供顛覆和延續的信息。而閱讀則成了接受世界、理解世界和欣賞世界的方法。雖說這論調看來很「古典」,但把文本看成一個保 存文明和發展文明的基石(其實Eco一直談的是「work」,即所有藝術作品),有時候聽來比把文學集中於「作者」或「讀者」或「呈現」之上好得多。

由此引申出來的便成了一個很偉大的信念,人寫作不是單為自己或為別人或為「寫作」,而是參與文明的發展。Eco的理論不太理想化亦不太反經典,讓人聽來覺得「中庸」,也就是順耳和安心吧。尤其在解構和左派的洗禮後,讓人對文學再有回一點點純真的感覺。

大概以上對《開放的作品》的理解是不大確切的,還望讀過的朋友指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