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

隨貼

沒甚麼好寫,沒甚麼好看,只讓大家知道在下尚在。

---------------------------------------------------------------
餘興


連平日最忠貞的人都灰了
難得我今晚寂寞
就跟你再聊兩句
剛剛那首你不用喜歡
否則我就修成正果
語言從此消失天地
他鄉變成行人路般
無休地追趕我們的腳
是個絕隔痛楚的遊戲
直到你厭倦了我們的日子
我別了鍵盤
讓油墨來攪弄一番
也許是十天半月的風乾
更長也不怎樣
假如夠鬱悶的話
明晚另找個藉口廢話



30/11/2011

2011年6月13日

夜歌

野人曾說過最不喜歡那些把作品命名「無題」的人(對,在下就是要得罪李商穩和所有小李迷,不行麼?),雖則在下深明為詩作題名之難,但總不能首首也無題吧?這一點也不酷。為詩作命名,這是詩人的責任,改個爛題目也行,總算是完工了。

沒寫字多日了,趁今晚有點累又未能睡,隨手打一篇。一時想不到題目,亂起一道罷就。

---------------------------------------------------------------------

夜歌

當不打算睡的時候
可以看看我怎樣把一條木炭塞進喉嚨
然後在眼前長出一株一株桃花
總有死不掉的變形蟲在你沒開音響
或者喇叭癢得甜甜軟軟的時候
在眼窩裏蠕動鑽挖
採出幾摺皺紋
要靠定音鼓去繃緊它
如果由布拉姆斯來打
可以打到橫隔膜去
會忍不住想反彈個F#出來
任它走音好了
這不是唱歌的時候
是酒浸音符
使人自顧自陶醉於錯調的上廁時間
疲乏不能變歌化曲讓你搖頭
不如寫詩實在是浪費
大好光陰該花在明早的總決賽上


12/06/2011

2011年4月18日

小記事(14)

上午做了兩句鐘,天氣很悶熱,又作病了,周身無力,仍硬撐到4時。
晚上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完成了音響部的工作,熬回家,身熱,發冷。
居然給我撞對了box.net的登入email和密碼,重開了"shall we dance"網盤。喜歡音樂的朋友,可點隔鄰的「欲待曲終尋問取」,試聽在下十分喜歡的超級指揮大師Carlos Kleiber的片段,特別是貝七第四章,是一段很精采的演出。
夠累了,可以睡吧?

2011年4月2日

從今以後,世界不同了

這篇blog,是一件禮物,賀新人的,儘管微薄不足道。沒計,野人沒才也沒財,送不出厚禮。
崇樂、天蔚,新婚愉快!人情後補,請先納薄禮。

-----------------------------------------------------------------

從今以後,世界不同了
──給樂天

這是一種新的空氣
你要一套新的呼吸系統
好教他學習過濾
自己的習慣
或者愛好
例如獨鍾於怪癖
和香氣,似乎
用另一個腦袋過活
把自己當成異性
重新輸入過去
放逐我到陌生的文化中
試試讚賞難以適應的味道
也許真的美味
只是,對不起
新世界沒法悄悄地更替
你只能漸漸理解其中的法則
不要懷緬退了場的孤獨
順便忘掉相遇的夢幻
好好珍惜從頭學步的微苦
學語的辛酸
愛上它
用你們的愛
用你的愛



2/4/2011

2011年3月14日

311仙台海嘯

2011日3月11日,日本仙台的空前9級大地震引發大海嘯,臨海城市傷亡慘重。身在香港的我看著網上新聞直播,看那海水靜靜地把一切變為寂靜。除了對陌生的受難者遙寄關心,便只有把景像默記。

《聖經‧馬太福音24章7,8節》預告,1914年後「一處接一處有糧荒和地震。這一切像産痛一樣,只是重重苦難的開始。」假如你認為這只是巧合言中,那且看世界萬事的發展還會怎樣巧下去。

-----------------------------------------------------------


今天下午的咖啡特別苦

即沖咖啡在濾紙上留彌
為了我暫缺暖意的下午
或者那渴求一點點苦澀的心
因為黑浪濃得使人只有空虛
一絲懷疑或恐懼都抽不出
瞳孔的直徑確認雙掌藏雪的觸感
空隙中的冷和死能和諧地轉換
取代了所有語音
逼使你以靜默來迎接如潮白刃
啞色的厚鈍無鋒
凌遲千遍但不見血肉橫飛
所以手心無法潮濕
也不會計算有多少生命濾走了
殘渣連餘溫都散卻
咖啡已苦得足夠溶掉今天的笑容

12/03/2011

2011年2月17日

二月病

每年二月,農曆年前後,在下總會病倒,通常是患感冒。病情輕的話在下通常不看醫生,由它自然病癒;病得重的話在下通常也不會看醫生,看了也不會好。但上班的日子為了銷假,無可奈何還是要去弄來張病假紙(據舊同事說他有門路以60元找來一張病假紙,想如何病就如何病......)。

這個二月,還是照例要病一病。這次患的不知是甚麼病了。在一個很骯髒的地方染了些不知名的病毒(在下認為是這樣的),回到家,半夜發冷發熱,第二天起床便喉痛,痛了好幾天,失了聲,無法工作;但精神倒是不錯的,只要不用講話就行。至今天,病了約兩星期後,喉嚨仍是不適,晚上咳得很厲害,日間卻生龍活虎,確是怪病──是「二月病」,醫生也治不好的。

這讓在下想起中六時患的一次嚴重咳症。在下把它名為咳症,因為這病除了讓在下咳了一個月,該得死去活來外,是甚麼別的病狀也沒帶給在下的。也許是支氣管炎病之類的病,也許是肺癆,也許是中六生活得太風流快活,所以染了風流病。那時在下藥全都不吃,也不戒口,一心要憑蠻勁來克服疾病。終於有一晚,咳得胸口劇痛,大概是肋骨給打裂了般痛吧(其實在下一生從未試過骨折)。掛著扭曲的臉容,爬下病床去盛了一杯熱開水來喝,喝後,便好了。怪病,就是要藉怪方法來治。

現在身邊總有很多人為在下提供不同的治咳方法,如吃川貝燜雪梨,喝川貝杏仁露(老店陳意齋出品),吃日本龍角散等,似乎有功效,似乎沒有,在下還是天天夜裏咳醒。其實對於「二月病」,甚麼藥石都是無用的,隨它病發,隨它病癒好了。

2011年1月25日

癡書

不少讀書人都有一種怪癖,就是儲些似乎很有用,其實是很少翻開;或一些很珍貴的書,有錢也找不到的書。在下把這些書稱為「癡書」──因為購買者的「癡氣」而出現在架上的書。在下的藏書中,大約有三種書是屬於「癡書」類。

第一種,是詩集。在芸芸書類中,詩集是最易買,又最難買的書。其易買在於,很多時這種癈書在書店中只是作用和牆紙差不多的東西,放在展示架上等它變舊發黃,然後換掉。暢銷書榜上基乎是不可能有詩集的名字的,書店銷書量記錄上詩集也肯定是排在最末的。就算是魯迅那樣出色的作家,他的《野草》也遠遠及不上《吶喊》好賣;何況其他只有詩壇小圈子裏才有人認識的詩人的作品?因此,知道某人出了詩集,想要買的話通常沒有難度,總不會供貨短缺。

說詩集難買,在於這種書不會再版,詩人回收了,書店不肯上架了,就會絕跡於市場。故此當你在某書店看見一本詩集而暫且不買,下一回,也許是半年後你再訪書店想買那本詩集時,很可能要撲空。再者,會售賣小本印行的詩集的書店,壽命通常不長,如當年的「東岸」和旺角的「紫羅蘭」。

想起來,在下架上的詩集中,除了夏宇的,沒哪本現在還買得到了。而在下收藏的詩集中,有好幾本真是因怕將來欲購無門才買回來的,這是一種對詩的「癡」。

第二種,是簽名書。看至這句,看官也許立即會懷疑自己原來是「癡癡地」的,因為大家都有儲簽名書的習慣。簽名書所指的是由作家親筆簽名的書,通常是個人作品;或由某人所贈,簽名作紀念的書。這種書之所以珍貴,首先在於其獨一無二的性質,其次在於那簽名背後載負的感情和特殊意義。假如限定愛書人只能保留十本書,那麼他們千方百計儲得的簽名書,一定在十本之列;又假如有人願以高價買下他們的簽名書,他們十居其九是不肯割愛的(野人是那例外的「一」,只要價好,甚麼愛書也可以割捨)。這種「癡」是所有收藏者(在下不喜歡「收藏家」一詞,以收藏物品為專業的專家,不就是拾荒者嗎?)共有的。

第三種,是辭典。假如在下有很多很多閒錢,一定會把甚麼「古漢語辭典」、「成語辭典」、「諺語辭典」、「辭海」、「漢語大字典」通通買回家。這些書,老實說,在下買回家主要是當擺設的。不知怎地,在下很喜歡看那一本厚似一本的辭典字典擠在一起的情景,這點實在解釋不了,只能說是「癡氣」;和「儍氣」,也許是同義詞。

今天又再看見那本《漢語修辭格大辭典》,40人仔,折算大約賣六十多元吧。幾次拿在手裏,翻了又翻,還是沒買。大概六十多七十元對在下這低收入人士來說,還是要考慮多一會的。也許下一次在下再見到那辭典時,會忍不住手。

2011年1月17日

學字

今天又再無聊地在《漢典》隨意的找些字來查查。從前在下是有這樣的習慣的,閒來無事就看字典。據老師說,他們求學時是會讀字典的,甚至會把幾套字典、幾個不同版本拿來對照,看看不同字典間有麼分別。對在下來說,真正求學的人是應該這樣的,知識不是靠人傳授的,是自己親手挖掘出來的。在下這種在填鴨制度中培育出來的學生,不用說是沒有那種鑽探知識的求學精神的,不會自己去對照字典,只會吸食別人辛苦研究而得的精華。《漢典》就是其中一個好使好用的"精華素",裏面集合了《康熙字典》和古今不同字典的條目,是古今不少文字學者心血結晶的結晶。

數年前從家中珍藏的《康熙字典》中知道世上有「𠀤」(:上面兩個大字, 下面一劃;我家的電腦也顯示不了,只能顯示「夶」,用underline變成這樣:)這個字,在《康熙字典》裏經常出現,通常出現在字的釋音的部分。在下一直都不知道這字怎解,查書查不到,問人又沒人答得了在下,在下從《康熙字典》的用法中推斷這字大約解「又」。終於,今天由《漢典》的最新版解答了在下這疑問。

《漢典》中「」字的解釋是「同“竝”。《正字通·立部》:“竝,同。”」原來「」就是「竝」字,在《說文解字》已有這個字:「併也。从二立。凡竝之屬皆从竝。蒲迥切」。「竝」一般讀「併」,《漢典》「竝」的條目中有《類篇》:「倂也,比也,皆也,偕也。」還有叧一條也出自《類篇》:「蒲浪切,傍去聲。近也。」,讀「旁」──這大概就是《康熙字典》中「」字的用法,即「比」(比如、比擬)或「近」。例如《康熙字典》中「東」字條目:「《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音X」即「近音X」,讀音接近X的意思;在一般「字書」(即字典)裏,會叫「讀若」。



後來再查一查「夶」字的意思,原來「夶」就是「比」的古字,《康熙字典》中「比」的條目下有寫「《正韻》補委切,音匕。校也,也。」,原也「」就是「夶」下加塊地,兩個人站在地上,即「並」的意思。這和「丛」字的結構和造字用意都很相似。「丛」即「叢」,地上有很多人的意思,做動詞解聚集。「丛」和「」字形似,字義上也有相通的地方,但不知為何在下當年就是沒法從「丛」和「夶」字處找出「」的解釋。

學識了這個字,在下開心了好一陣子,為防在下很快就忘了「」字的解釋,寫下這篇BLOG以誌此事。

2011年1月8日

如何活得富足

梁某人居然稱野人為才子,在下聽了也覺難頂。叫在下詩人,還接受得了,因為在下間中會無病呻吟一下。

前晚很冷,似乎冷病了,使得昨晚更冷,冷得人鼻水直流。詩人無病無痛也會呻吟幾句,病了,更加要嚎啕一番。
-----------------------------------------------------------------------

如何活得富足

我甚麼都沒有
只有孤單當消遣
在某個夜裏跟星星談天
尋家的黑貓也來做伴
投下一枚舊電池是你好嗎
狗便吠了
妳只好走
無奈的狠心的不能留戀半分
我今晚繼續活得比妳好
待會煮消夜

我甚麼都沒有
只有煩惱當甜點
吃到打嗝的主菜也是煩惱
妳最好不明白
看看我就行
為我扭張笑臉出來
我便有很燦爛的笑容了
可以鑲起或者塞進抽屜
間中拿出來偷偷分析
鏡頭有甚麼好笑

我甚麼都沒有
只有一點尊嚴
用來給自己踐踏
你想的話可以借給你
很適合用來嘲笑或者侮辱
能省下一滴淚
留給別人欣賞
我便有快樂了
要全部儲起
一點不花
留來治療你或誰人的傷

我甚麼都沒有
只有幾個字
讓我被人閱讀
被斷定為有感情
例如虛偽,脂粉不施的
或者叫真誠,到了荒誕的地步
才知道我以為我很簡單
誤解得很深
像廢墟的水井的水源
你喜歡的話請丟下幾個字
我只要那幾劃波紋
我便有家了
可以分點親情給你

我甚麼都沒有
只有一些愛

8/1/2011初稿

2011年1月5日

死人Microsoft

Microsoft真係冇乜好野。Windows不斷發展,但愈來愈難用,愈來愈華而不實(更可怖的是用各種方式告訴你垃圾功能是最前線科技,你不覺其實用是outdated的證明),所以在下至今在家仍只用XP,vista有lisence也打死不用;win7看來看去都是中看而未見得特別中用的東西。Microsoft Office更不用說,完完全全的「以用家為本」──不玩死用家不罷休!Office2007肯定是搬出來趕客的,千幾二千銀一套的軟件論實用性居然比不上免費的OpenOffice。IE這個PK──PC User Killer更不用說,內置各色各樣的缺憾逼使你轉用Firefox和Chrome。如非某些大陸網站只能用IE來開啓,在下認為電腦裏根本不用裝這個「黑客最愛」。

在下之所以打了這些牢騷,全因為今天家裏用了一年左右的Microsoft 無線mouse、keyboard套裝無端打了柴,keyboard打不了字,弄得在下沒法打演講打出來。可幸的是在它發瘟之前在下已完成了要交給人的文稿,也打好了上一個心血來潮寫的blog post,否則就只能用notebook來打字,速度會減半,在下就會野性大發。(現在在下翻出了以前在學校用的Logitech無線套裝來用,正在重新適應它。)

勸諭各位朋友,Microsoft的東西還是少用為妙,它總是默默的站在你身後,伺機捅你一刀,笑盈盈地。

小記事(13)

最近一位懂音樂的朋友開了個新blog,更新速度超高,完全是職業寫手的架式,這激起了在下寫blog的鬥志,可惜在下沒甚麼軼事好寫,只好又來篇無聊的「小記事」。這兒的朋友對音樂藝術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隔離的「David的音樂補習社」看看,有很多好文。

早幾天因工作的綠故再讀「快樂王子」,忽然發覺這是個好故事。小時候是因「ETV」而認識這故事的,那時候對這故事的感覺,忘了;大概是有點傷感吧。現在再讀,總算認同了快樂王子所做的事,也對那小燕子頗有好感,被他們那甘心為別人的短暫幸福而慢慢步向死亡的偉大而打動了。要犠牲自己來救助別人,有時不過靠那一股衝動,靠那一時的正義感──當然,這是人性真善的表現之一。但在一段長時間中,經過思考,經過計劃,為了別人的一時福分而為自己預備死亡,這可是一種大愛的表現。還記得大學老師說這叫「大悲之愛」,英文勉強能譯為compassion。想到這點,再配合「快樂王子」的「快樂」這冠名來看,就能理解多一點何謂「快樂」了。

快樂王子讓人聯想到耶穌,耶穌應該是個非常快樂的人,他在最苦的時刻仍然快樂,這也許就是聖經說的「喜樂」,Joy,和happiness是不同的。在下一向最不明白喜樂是甚麼,也許多點為人犠牲,就能明白一點。

好吧,這幾天不聽柴可夫斯基和Brahms,只聽Carlos Kleiber的貝多芬。貝多芬的音樂應該算是開心一點的吧?起碼第七是支快樂的曲子。現在正在輪流聽著Carlos Kleiber的和Toscanini的貝七。Toscanini那個錄音素質不好,但在下相信他在忠實的表演著貝七的原貌;而Carlos Kleiber則在使貝七更加優美和感性。

來欣賞一下Carlos Kleiber指揮貝七第四樂章的風采:(這個影片在下也是第一次看,據說是86年在日本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