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因工作的綠故再讀「快樂王子」,忽然發覺這是個好故事。小時候是因「ETV」而認識這故事的,那時候對這故事的感覺,忘了;大概是有點傷感吧。現在再讀,總算認同了快樂王子所做的事,也對那小燕子頗有好感,被他們那甘心為別人的短暫幸福而慢慢步向死亡的偉大而打動了。要犠牲自己來救助別人,有時不過靠那一股衝動,靠那一時的正義感──當然,這是人性真善的表現之一。但在一段長時間中,經過思考,經過計劃,為了別人的一時福分而為自己預備死亡,這可是一種大愛的表現。還記得大學老師說這叫「大悲之愛」,英文勉強能譯為compassion。想到這點,再配合「快樂王子」的「快樂」這冠名來看,就能理解多一點何謂「快樂」了。
快樂王子讓人聯想到耶穌,耶穌應該是個非常快樂的人,他在最苦的時刻仍然快樂,這也許就是聖經說的「喜樂」,Joy,和happiness是不同的。在下一向最不明白喜樂是甚麼,也許多點為人犠牲,就能明白一點。
好吧,這幾天不聽柴可夫斯基和Brahms,只聽Carlos Kleiber的貝多芬。貝多芬的音樂應該算是開心一點的吧?起碼第七是支快樂的曲子。現在正在輪流聽著Carlos Kleiber的和Toscanini的貝七。Toscanini那個錄音素質不好,但在下相信他在忠實的表演著貝七的原貌;而Carlos Kleiber則在使貝七更加優美和感性。
來欣賞一下Carlos Kleiber指揮貝七第四樂章的風采:(這個影片在下也是第一次看,據說是86年在日本的演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