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突破50秒

今天替扭計骰上了點silicone lubricant,扭計骰立即進入「勁好扭」狀態 (應該可以一連扭過加度素和基亞連尼那種「好扭」......),回家那stopper計時試扭了幾次,居然能在沒怎麼跳過OLL和PLL的情況下 (即所謂的「非幸運」) 成功以最快48秒完成一次LBL(用二段OLL和二段PLL),比舊最快紀錄快了8秒!而平均需時已少於70秒。這絕對是重大突破,在下開始有信心在學成F2L後,在下這個手指天生不靈活的人真的能在40秒內完成一次扭扭計骰。

超過一個月沒有更新了,在這個十二月三十日,總算在這兒打了片語。

2007年11月6日

話劇

一向也很興趣看話劇,以校內的劇社的排練試演在下通常都會去捧捧場,意見沒甚麼可給的,不過總算是作了點點參與──對,是參與。話劇不同電影,電影是較為單向的,觀眾只能坐著接受它的敘述;話劇則不同,觀眾有權不理會臺上的敘述(當然,事實上是「忽略」而已,但這已是在影像藝術上的很大自由),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一齣劇,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參與了。

星期六去了演藝學院看香港話劇團本年的重頭戲《梨花夢》,內容就是《老殘遊記》的後部份。老殘由謝君豪演,大主角,主套戲都繞著他他來發展,表現沒辦法不一流的。女主角算是劉雅麗演的賈魏氏,戲份如何也比不上謝君豪,但她表現仍然悅目,角色的每一面都能演得揮灑自如,不是泛泛之輩能做得到。還有個突出的是元貞大師,看破紅塵的大和尚,雖然滑稽又機智,不過同的角色,近年的電視劇到處都是,反而不怎麼覺其悅目了,最好的,還是他那些「型佬」動作吧。

鄉下佬去大劇院看戲,見到那個有機關的舞台驚歎不已,不過在下相信香港能如此玩舞台的劇團不多。全劇最精采的未必是其主題,而是那些歌樂配搭如何把主題托起來。白妞、黑妞的歌舞和唱主題曲(網頁有音樂)當然好聽好看得很,間中在公仔箱中播幾回一定能使人的耳目清爽不少。另一點是戲中經常以不同形式出現的鼓聲,在戲的一開始就是時裝版的謝君豪坐在台前一角,全台無光,接著突然一聲壯鼓之聲──這就是對後來談到「當頭棒喝」教「天地清明」的暗示;此外還有鳴冤鼓和梨花鼓的對應,當中包含了呼召(梨花鼓引來老殘擊鼓鳴冤)和對比兩種修辭式表達。對比的內涵頗豐富,表面上是聲音感情場上的相對;更深的是兩種鼓所代表的處世態度:鳴冤可能是沽名釣譽,玩世反而才是求真的方法,這一點就貫串了戲的整個後半部,能夠把娛樂需要、劇情需要如此完美地合起來用一種手段照顧了,實在精采。

友伴們看後都興奮不已又讚賞不絕,那種感覺和入場看電影完全不能同語,話劇才是活的藝術演出,能使人真正投入而不是單單觀看。自然的,在下又會想到「接受美學」,一千人觀看一齣話劇能產生一千個老殘;但一萬人觀看一齣《傲慢與偏見》,卻未必真的能生出一萬個Mr. Darcy,因為電影對觀眾如何詮釋文本有很大制限,相對來說,電影角色總是平面的,正因為其平面,其他面向都被隱藏,甚至轉移到其他電影述本去了,沒有能即時被發覺(而電影的敘述模式是不容人立時思巧的),角色便變得透明。藝術是不能透明的,沒有陰面,就不能製造美學上的化學效果。在下看話劇,就算是小至中學禮堂的那種規模,仍覺得自己在舞臺前是渺小的,舞臺總是看不了的,大概有點「崇高」感──在安全的狀態下感到危險,對看劇的行為來說,危險在其無法一覽全局的不安,或者是對自己的詮釋毫沒把握的不安。

有人覺得看話劇舞台劇是高尚的娛樂。也許是,因為沒有點胸懷的人很難破除藝術=高雅=作狀=悶的成見和迷思,而胸懷真的很多時要藉學識來擴闊。但一星期看四次電影要多少錢呢?買一隻DVD要多少錢呢?看劇不是甚麼高檔玩意兒,只是不少人喜歡附和庸俗,賤視風雅。

正在留意哪齣快公演的劇值得看,其中一齣頗矚目的是中國版《Hamlet》王子復仇記,據說以後漢為背景。實在很難想像馬浚偉在台上念莎士比亞下哈姆雷特名辭時會是甚麼場面......(普) qu? hai shi bu qu? zhe jiu shi wen ti. ......在下bu qu了。

(圖片轉載自香港話刻團網頁。)

2007年10月9日

腍字

同事昨天問在下一個字怎麼寫(不知由哪時開始,全校的同事一有字不懂寫、不會讀或不會打,就會來問在下......),就是我們常講的「牛腩腍唔腍」的「」字。我們只知道有「nam4」這個音,但不知到底如何寫,好像有人寫「稔」、有人寫「焾」。這些粵音本字,常常會玩死人。如果問某個字是如何讀?那還好辦,查查《粵音韻彙》至少找到個讀音,儘管不一定正確;方便的話查查網上的「漢典」,裏頭收了《康熙字典》,有齊幾部韻書的反切,足以斷定某個字音正不正,或應不應那樣讀。但只知字音字義,反向查本字,就難得多,因為很多時粵語的本字是古字,今日的字典通常沒有;就是有,也沒頭緒去查出來,只能看看一般人是用甚麼字去表示那個概念的,再查一查字典裏該字到底有沒有類似含義。

電視上好像有一個節目是專談粵語正字的,值得看,不過在下看來要等它發行了DVD之類才能看了。以在下所知,粵語字典是有的,但不知如何買得。這次在網上找「nam4」這個字時,先在《漢典》查到「稔」字,一如我們所知,只有「熟麥」一個解釋;又同時找到「焾」字,《漢典》所載這字有音無義,但有英文解釋「soft」,又註明是「Cant.」......在在下能力範圍內能查得到的字典中,包括家裏的《康熙字典》,都沒收「焾」字。照在下推斷,字是找對了,不過「焾」應是個異體字(但在有名的《教育部異體字字典》中找不到「焾」)。後來上網google粵語相關的網頁,才發現了強大的「粵語協會在線字典」。在裏頭找讀「nam4」的字,才猛地醒起一般人都是用「腍」字來表達「肉nam4」的概念的。這才再在《康熙字典》中找「腍」的字義,條目如此:

【廣韻】如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丛音飪。【廣韻】味好。【集韻】飫也。又【增韻】熟也。【禮·郊特牲】腥肆爓腍祭。【註】腍,熟也。 又【五音集韻】式任切,音沈。義同。 又【集韻】徒念切,音磹。【博雅】美也。

這字大概讀「淫/蔭」,奇在《五音集韻》竟有「徒念切」,大概讀「掂(陽去)」或「艷」(我們讚某些食物好吃時,不就會說「dim6 呀!」......)。在下對反切的認識有限,不知道哪一條條例可以切得出「nam4」的讀音來了,不過總括一眾切字,可肯定「腍」是有「-m」韻尾和屬「去聲」的。看它解作「味好」、「熟也」、「美也」,應該就是在下要找的「肉nam4」的nam4了。

在下記得讀預科中史時,老師「許副校」很強調學習的過程,換個焦點去詮釋,就是「求學不是求分數」了。對於這句話,在下只能說:「心意如此就好,升學還是要分數的」。這次尋找這個「腍」字,是一次很有趣的學習過程,就以本文誌之。

2007年9月18日

新(上)

新學年,有不少改變。有不少新同事,到現在還未全部認得。敎員室的電腦即將全面更新,Intel 的core Duo,2 GB ram,downgrade行XP pro,快得很,剪片也不會慢得到哪裏,只怕display card不太行。Word 2000在這套新配搭上運行得有點問題,電腦組的同事應該很快可以搞好。總之,可以方便地用手指就行了──怎會還用flopy和Zip drive作基本movable storage的?以後在下的工作效率大概還會提升一點,那表示,在下的真正工作需時可能更少......

好!在下會好好善用這些空閒時間的!好好的聽J.S. Bach!好好的寫小說!(你記得自己欠上頭多少「功課」嗎嗎嗎嗎嗎......................................)

還有一些新東西想說,留待下次。

2007年9月8日

重複與藝術

近來唯一會看的電視劇,就是《交響情人夢》,這是一套很有趣的片子,說的就是天才如何用平凡的方式體會和詮釋音樂的優雅和藝術特質,與天才和天才是如何相處和成長。成功的團隊是不用真正的天才的,天才就去作曲好了,其他人卻要把自己的天才和其他人的融合,構成一個新的完美個體,讓表演完成。就像排球運動,是把既有的東西作一次完美的重現。所謂的表演藝術,有時就是這樣的重複又重複,當中的可觀之處就是重複上加入的變化,那是為了更接近完美而加上去的。很多時,這些加上去的,就是演出者的感情。因此,藝術的重複,和商業機器的複製,是完全不一樣的。由此推論,我們聽古典音樂CD,為的不一定是感受當時的演繹者的感情──因為部份藝術特質已在複製過程中流失了,我們只能嘗試喚醒自己某些感情去補足;這已經是另一種藝術了。

今天看了一個講Ravel的"Balero"的電視節目,對藝術的「重複」又多了一些體會。Balero大概是人人都聽過的曲子了,它有一段短短的主音,而整首曲就是對這個主角的不斷重覆,但每次重覆時都會加入一種樂器去奏這個主音,直至高潮,就立即完結。這是一種很破格的曲式,但它其實把藝術其中一方面的特質徹底展示了。

嬰孩喜歡把事情重複,這是人的本性之一,多年前被公認為低能甚至損害BB智能的兒童節目《天線得得B》據說就是就這種人性來設計,只不過它們愚蠢地把語言都剔除了才招來砲轟。交響樂曲的重複部分,就是要帶動人的一種天性,而且在重複時加入刺激的元素,為人打開一個新畫面。這其實亦是文學藝術所用的同一方式。當我們明白了「藝術」之為藝術的運作方法,就會明白為甚麼甚麼都可能是「藝術」,那麼,上學放學、返工放工、煮飯吃飯,每天如是的事情,其實也可以是不同的「藝術」,生活就不那樣悶,人也少了一個厭世的藉口。

2007年8月21日

facebook

看別人的blog的時候發現了facebook這東西,聞說是非常厲害的社交管理工具。因為好奇,便註冊了一個賬號來看看,發覺真的幾有趣。有點像香港也有人用的網絡同學會,可以藉由畢業院校來尋回以前的同學。但明顯facebook在香港未算普及,在下用"Lingnan"來找用戶,找到的人只有幾十個左右。還有一種叫"Group"的功能,能把一堆背景類近的人組織起來,由一兩個administrator來管理,那就可以當作一個團體,如同學會的網頁了。

其實在下對網上交新朋友沒甚麼興趣,不過是想看看能否找到舊朋友,因此至今還是只有一個Friend。對野人來說,facebook好玩的地方在於那些展示Friend與Friend之間的友好的小add-on,好像叫"applications",例如養寵物,除了自己玩豬玩企鵝,還可以和friend養的寵物玩或餵食。這是以遊戲的方式鼓勵溝通,也是以遊戲代替對話。相比在msn沒話找話說,在下覺得這比較方便。也許人有時還不能滿足於互不見面式溝通的隔閡,連溝通的語言都要更間接,更簡單而不露底蘊,那才夠安全。

2007年8月14日

小記事(2)

今天罕有地準時上班,其後呆在教事室和同事聊天講波。手頭上也不是沒有工作,但今天是在下這個星期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實在沒甚麼心情做事。

很自覺的要減少寫作時的病句,但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以上的文句還是滿有語病的。

早前說過要在八月寫一篇小說用來投稿的,至今進度緩慢,才寫了一千字左右。詩寫了幾首,嘗試把以前常常間隔使用的兩種語言融合,效果還不錯,希望能寫多幾篇,投去《字花》和儲來明年參加比賽。

很想踢波和打排球。

2007年6月21日

正字與政治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最喜歡上的課,就是「音韻學」。那大概是出於一種對自己日用語言的再認識,也對於知道自己的語言原來可以「分析」和放進學問的殿堂裏而生的一種虛榮。雖說這是把本土的東西劃入了西方或來自他者的權力圈子,用上他者的角度來談論,但在下不會覺得這是要以「被殖民」來看待的,畢竟要讓語言「活」起來,讓更多人認真的看待,一些權力結構還是要被應用的;也是說,廣東話在某程度上是要被「圈」的,否則下一代人,甚至外地人,如何去學習這種「弱勢」語言?

但在學習如何用強勢的語音學分析法把廣東話圈起來的同時,老師還教我們一項「真理」:語言是用來溝通的。事實上,語言也是為了溝通而設的,是為人們溝通而服務,是工具,不是主人。這成了在下日後對待廣東話的基本原則。因此雖說自己作為「中文人」,但對於別人講話的字音,有時並不會太執著,反正能表意就成,語言也發揮了它的功用。當然,一些太過份的「錯讀」,還是會即時糾正他人的,例如「忠告」、「仔細」、「遏抑」之類;或是一些太明顯的懶音,實在礙耳得很,於在下來說,那算是影響溝通的行進的了。但人們要堅持這樣說,在下覺得也沒所謂,舌頭和聲帶,是應該快樂地使用的。

作為從大學中文系走出來的人,在適當的時候確實應該以權力中心的菁英份子自居,告訴大家有些字詞該怎樣用,哪些是字彙的正確讀法,尤其眾人皆醉的時候,這種受過語文教育的人應該有一點「捍衛者」的自覺,也不怕被人嘲笑為老套怪;否則就證明自己真的只是受教育的機器。

但要以菁英自居,亦不等同要誓死堅持自己的主張就是一無謬誤的,這是討論的基點;除非人以為自己是傳道者,確信自己掌握的是至尊的真理,是上帝的想法。不過在學術討論的題目上,是沒甚麼主張可稱為真理的,讀過大學的人,大概沒哪個不明白接受這點;至少,讀文學、歷史和文化的人要理解這個。因此,敎導人正確使用語言的同時,也應該不斷修正自己的標準,即自己對「正確語言」的理解。簡單點說,就是「錯,就要認;打,就企定」,話之你是xx大學xx教授,學者風範還是一樣。

何謂「正確語言」?這又是一個權力遊戲。為甚麼「忠告」讀成「忠谷」就對?讀成「忠誥」就錯?這是約定俗成,不是今人的「俗成」,而是古人的「俗成」被今人所接受了。這幾乎就是「標準讀音」的原則。那麼,如果今人堅持不接受古人的這個「俗成」呢?那「忠誥」就「忠誥」好了,因為「語言為溝通而設」是更大的原則。這不是要說人們如何讀也可,如在下硬要讀「忠卜」,沒人明白,那就是廢話,應該糾正;但沒有甚麼所謂的「正音」,這亦是事實。用另一個角度看,習非成是」不過是把今人的權力放大,仍然在依着遊戲規則來玩,以前的人可以玩權力,難道今天的人就沒資格玩?

近年流行的「粵語正音」運動,根本就是某些所謂專家的玩意兒,他們一方面企圖掩飾自己權力的來源(其實不過是某幾本中古韻書),一方面又批評別人以權力(地方的習慣/普遍受落的讀音)作為語言標準的支柱;說甚麼「約定俗成」是歪理,但暗地裏卻無時無刻不是用古人的「約定俗成」來做盾牌。這不是打橫來,是甚麼?

更可恨,也更根本的是,「正音人士」(或者真的該用「仕」)以「小敘事」的聲音來自居,企圖取得學術界和知識份子的認同和同情,甚至支持:因為是別異聲音,就要受重視──這當然無理,但卻是後結構時代的處事習慣。接下來這些「正音」小聲音就不安於與「大敘事」並存,而是要成為一個本質上的大敘事。方法是把社會上流行的讀音標籤為「大敘事」──而以一般所謂知識分子的角度來看,可以不問因由,否定了再說。事實上,在語言的應用上來說,真的有「大敘事」的嗎?不論如何,「正音派」由此把自己推成了權威,是中心,但又自命為弱勢,還要對其他日日「講錯字」的文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和一個小朋友打了比自己大一點的人一頓,然後向成年人尋求庇護扮可憐,說自己深感無奈但表現包容──其實沒甚麼分別;通常我們稱這種小朋友為「小無癩」。

在下認同,在教學上有一套可以依據的「標準粵音」是好的,這不是因為講話可以大聲點,而是因為初級教育有時候是要這樣死板一點的。但「標準」為甚麼一定要是《廣韻》,連距今近點點但卻完善點點的《集韻》都不能?為甚麼唐宋中原人的口音能代表廣東人的「正音」?為甚麼今天廣東話用家群就不能用自己既成的「俗」來發音,用了,就錯?再者,韻書,是用來「正音」嗎?《廣韻》有表明自己是要判定何謂標準音的嗎?更甚者,韻書的注音也可能是錯的;那找誰去「正正它」?把一套似乎是十全十美的語音標準用在日常語言中,不是單單的參考,而是惟一的標準,這實在和拿著部百科全書就教人觀天看氣象的小朋友一般天真。

讀中學時,中史老師告訴我們,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禁絕「以古非(誹)今」。秦始皇這樣造,小了的是器度,前提還有其正確之處:今日全國一種新顏色,單單「不古」不該成為反對的理由。以古為鏡應該,但不是說古人這樣說,今人不跟著做就是錯,難道古人全是上帝了?今日的廣東字音就是和古人不同,而且也應該不同,這為甚麼就錯了?如果是想把廣東話取締了,以強勢的普通話為獨一語言,以北方為本全面回歸,是一種文化殖民──照實說就行,大家便明白這是權力作怪,是談「政治」而非談「正字」,不會有人把它當成語言應用上的問題來討論。

2007年6月7日

熱誠

事隔兩年,再次收到教育城的奬狀。

上星期check email時發現編輯wing寄了一個得奬通知給在下,才知道原來野人的「星級校友」身份是確實存在的,而且竟然仍在他們「鼓勵」的目標之列。這驅使在下認真的看一看現在的創作天地

早以為,「星級校友」、「新一輪奬勵計劃」等東西已是名存實亡的,因為一直沒見到所謂的「星級校友區」,也不覺得創作天地作了甚麼改革。在野人的眼中,創作天地是完了,編輯的熱誠也實在不知可見在哪兒。對於「星級校友」這個越來越虛的名銜,幾乎毫不在乎,也沒怎麼想過要繼續掛名,對於登文、留言的責任,沒想過要負下去......突然而來的電郵,着實有點震撼力。

今晚收到了教城的大信封,一個紙文件夾,內夾一張奬狀,是個新設計,色彩繽紛。翻閱一下創作及閱讀討論區的前幾頁留言,原來wing也有回答同學的疑問的。而這個紙文件夾,和上面手寫的「Don't fold please!」,看來是回應了其他一位網友的行動。這位素未謀面的「新小編」(對在下這教城老餅來說)wing,看來不是無心之人。

也許教育城總部不是搬得老遠的話,你還會繼續搞頒獎禮吧?

兩年後的今天,野人已經是所謂「本地四大文學奬」中兩個季軍的得主,己經是一個能教文學創作的人,來自教育城的奬狀、書券、頭銜,真的己無法讓在下生出多少興奮;不過來自創作天地「小編xx」的點點熱誠,仍是教人溫暖的。

2007年6月5日

add ME!

野人是一個與時代嚴重脫節的人,當人家已玩ICQ玩至厭倦時,在下才開新a/c;當人家已不再玩ICQ時,在下仍然以ICQ作為主要的網上聊天工具。

在下在小說中雖談到MSN messenger,但自己根本從來都沒正式的用過msn messenger,更沒有msn a/c。今天試用,才知道原來windows ID是可以用來開啓MSN新帳戶的。現在開了戶,大致知道msn m是以email作為聯絡人名稱的,大概知道人家用甚麼email來開msn messenger a/c,就能add對方吧?這樣看來比ICQ方便不少,怪不得能取而代之(在下至今仍無法背出自己的ICQ#)。

現在在下的MSN contact list上就只有Polly de Cat一位,歡迎朋友們add在下
briansky922@yahoo.com.hk

2007年5月14日

小記事(1)

在下很喜歡一本散文集《帶着鮭魚去行》,意文原名就是「小記事」。「小記事」這是一個很厲害書名,看似是作者的自謙,實際上有傲視眾書的氣度。相似的有中國大才子錢鍾書的一本文集,精采的內容配個平凡的名字──《舊文四則》,不用甚麼吹擂,不用甚麼觸目的名字,「錢鍾書」三個字,就是文章素質的保證。同樣的,「Umberto Eco」/「艾柯」就是保證,把書叫作「文集」,也不怕人家不知道其好。對真正的大作家作品來說,好書名,也許已不是怎麼重要了。

平日每月都會逛逛書店,有時不是要找哪個書名,而是要找某些作者的名字,例如Terry Eagleton、例如趙毅衡,有時候一找到,不理好醜就拿去付錢,因此常買了一些沒甚麼用,又看不懂的書。例如有一次一見到Terry Eagleton的名字,就買了,到餐廳吃飯時才知道那本書我早便買了,不過是不同版本(叫甚麼「現象學、詮釋學、接受美學文學批評理論」之類的,原來就是其名作"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Thoery"的國內譯本)。情況也許和在大眾書局一看到「張小嫻」的名字就興奮得不得了的女孩子差不多。這樣「認名不認書」的讀者,對作者來說是不是一種光榮呢?

寫作多年,開始在想是不是該出本書過過作家癮呢?間中會發發白日夢,想想如果出書,起個怎樣的名字?叫「野人文集」吧,保證可儲上數十年。

以後當在下覺得要在Blog上寫點東西,但又沒甚麼好說的時候,就會以「小記事」題名,這是第一篇。

此外,評論文章將會轉到野人另一個blog「post-misreading」裏刊登。

2007年4月12日

《萬曆十五年》

這個月讀完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是一本罕見的具嚴謹學術硏究態度,而又能以文藝的筆鋒來寫作的歷史書。據說在某些大學的歷史系,此書已被列作教科書,不知道香港的大學是不是也這樣看待此書了。

最初之所以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其盛名,本來不打算這麼快就拿來讀的。三月初,正好讀完了《雍正皇帝》,想找本比較長的中文書來看,家中除了《紅樓夢》、《東周列國志》外,己沒有哪本中文的長篇小說了(在下認為翻譯小說和中文小說是不同的,所以手頭上的《唐吉訶德》、《巴多里諾》等不算是真正的中文小說),所以就拿《萬曆十五年》來讀。不讀則已,一讀難罷,之後的好一段時間,一有空就看,情況和讀金庸小說的情形有點相似。

這書好看在作者把萬曆十五年(1587)前後明皇朝裏的各項古怪瑣事都仔細敘述,又不厭其煩的一再分析中國古代皇室的各項所謂要事的功用和意義。這些東西無聊又有趣,但其中深藏的意義正正標誌了一個皇朝傾覆之結局的無可挽回,仔細的讀,教人唏噓,也發人深省。

明之亡,不只亡於萬曆,實亡於制度傳統。由於文官制度的成熟,導致明帝國只有危坐的能力,而沒有自救的能力。如困果說宋代的武功不濟,那明代的武功就是極度不濟。明代良將不少,但文官對軍事的牽制是前所未見的強的,因此打起仗來縳手縳腳,焉得不敗?宋代雖說積弱,但一打起來還不能算太壞,畢竟對手是當時世上最可怕的草原騎兵。且看看後金的八旗兵算甚麼,和遼兵金兵蒙古兵比,八旗兵不算是甚麼勇悍,制度上的優點也不過是草原民族一向的全民皆兵罷了。假如明軍一直用火炮堅守,清人除了議和其實也沒甚麼可為。再看看明軍有最大的動員力,但士兵質素之低教人震驚,連防守也成問題,更別說北伐了。明國力之敗壞是從內部而起,這不是指民變,而是政事的低效率,施政者的極度苟且,使得整個帝國由內至外,由上至下的一遍死氣沉沉。官員因為制度而不得不貪;軍人因為制度而無心言勇;甚至皇帝也因為制度而不敢有作為。張居正其實是制度下的最典型犧牲品,有為的人難以善終,這就成了後人的鑒戒。申時令、萬曆皇帝就是在這樣的無奈情況下決定放棄爭取,轉而消極的順從制度,以求「養生」。用這個角度看,明神宗不失為一聰明人,如困他和崇禎皇帝調換位置的話,明帝國也許尚有一線生機,可以等下一個張居正,或下一個戚繼光的出現。

文官制度的完全成熟,正是統治機構的死亡之時,人間的制度有時就是這樣吊詭的。《萬曆》一書雖然沒有再作推論,但只要想一想,基本上以明朝政制作為藍本設計的清政制,難度會脫得掉這死穴嗎?只要看看雍正朝所作的改革和張居正的改革,在手段和理念上有多相似,就知道,清之亡,不過是明亡悲劇的延續。

從《萬曆十五年》,甚至能看出學校德育的理念和弊病。校規的建立和權力是基於道德的,當世界對道德有了一套新詮釋,而所謂的新道德標準根本是就着年輕一代而設的,那麼校訓制度自然會被挑戰。校方立法的同時必須守法──「守護校法」,所以只能有限度地妥協,而妥協的量度速度肯定比世界潮流的流速慢,因此鴻溝必定會愈來愈闊。家校、師生的對抗將會無日無之,走着瞧。

在下讀的時候,不時試圖理解為甚麼一定是1587?萬曆十四年不可以嗎?到最後才想通關鍵在於"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萬曆十五年之所以無事可敘,正是前面「張居正事件」、「立嫡事件」的「圓滿解決」的結果,一切權力間的平衡已到了optimization。但這亦正是標誌了文官集團的勝利、皇帝和首輔的失望已到了極點、張居正的改革已完全失效、戚繼光的軍事改革亦盡成泡影,這亦等如宣布萬曆中與已經完結,明帝國所有復與的機會都用盡了。所以在萬曆十五年,神宗、申時令正式承認了制度的不可違,而文官亦為制度的圓滿運作而欣慰,兩方面在此決定消極地和解,也就使「我們的帝國」(黃仁宇在書中經常這樣稱呼明帝國,試圖模糊明代與中國的分別)在1587沒有任何正面或負面的國事出現。以後而來的,便會是對這次和解的反動:神宗廿多年不上朝以對文官集團報復;而文官集團則只能在制度下任由皇帝宰割,等這名「玩野」的「昏君」晏駕。這樣的朝廷,便單單成了一個自轉的機構,制度憑本身的功能繼續維繫帝國的面貌,和植物人沒分別。配合當時全世界的急速發展來看,決定抱殘的明帝國當然是死路一條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歷史的必然。

《萬曆十五年》這書包含了對中國整套管治歷史的分析,甚至從中國各朝代立國的儒家精神去看中國歷史,看當中各種制度如何在一種「求和」的態度和理念中被設計和運作,作用在管治和受治的各階層上,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大歷史觀」了,實在教人眼界大開。野人推薦弟兄們讀讀此書,因為沒多少個男人或男孩對歷史全沒興趣,讀過這書,對他們不愁沒閒談之資。

2007年2月21日

「屏風」的由來

「屏風」的由來:
不少朋友都知道,野人原來有一個個網「野人的破屋」,最初是利用香港教育城的資源來製作的,始建於在下中七時代,即大約2001年。那時候的「野人的破屋」有一個叫「佈告板」(在這裏部份文章仍可看到)的網頁,是一個類似message board的東西,亦是教育城「資訊屋」功能之一。

後來在下在網頁改版時,把「佈告板」更名為「屏風」,取其意「大板」。後來「屏風」改以blogger取代message board,因為教育城改變政策,不再向一般用戶提供web hosting服務,佈告版功能亦會終止。在下本來想買一個web hosting套餐把所有網頁轉移的,不過畢業後更沒空搞個網了,便索性廢了「野人的破屋」,反正在下的網頁製作功力極低。只留下這個「屏風」和「食野的人」兩個blog。

自從「屏風」成了blog之後,這兒多了些正正經經的文章,少了以往「破屋」時代的廢話(在下認為)。但亦因此,更新少了,幾乎一月只有一篇新文章。這是因為在下一心希望這兒的文章是「可看」的,是像樣的文章,能讓朋友覺得值得花時間看;也讓自己覺得自己仍是個「寫手」,仍算是個文人、創作人,或熱愛文學的人。工作以後,認認真真寫作的空間幾乎全沒了,這blog就是最野人作為「野人」的最後陣地。當有一天,在下長期無法更新這個blog,而不是因為電腦故障或不能上網的問題,那亦表示,作為「寫手」的野人消失了,正如在下說的患「消失病」病死。

2007年1月8日

0607

對野人這名仍在學校打雜的人來說,2007不算是新的一年,只是半個學年過去的標誌罷了。每逢測驗考試,替中文科錄制錄音帶時,都會有「今夕何年」小疑難。

年份是甚麼?原來是甚麼也沒所謂。在史學上,年份的意義大概是方便來整理或敘述歷史,畢竟在一般人的心中,歷史是客觀而且科學的東西,不像文學那樣隨口說些「然後」、「其後」、「不久後」、「又有頃」、「少刻」、「後來」、「好段日子後」、「最後」,把時間的長短和實際所指變得很隨意,甚至含有「偶然」的幻想空間;而年份,似乎至少沒有這種偶然性,又似乎準確的代表了時間,有一股莫名自有的權威,很適合用來當建立系統的根本。「歷史是基於時間的」這共識,讓歷史變成客觀存在的東西,甚至某程度上顯現了時間的特質。不過反過來看,對於時間,歷史不算是甚麼。談到這個,在下就想到早前買的一本書《對於時間,歷史有多長》,買它的原因一在其似是aura其實接近shock的書名;二在其圖畫多過文字;三在其「通識」,它看來包羅了歷史人文政治科學運動等多門知識──當然,實際只是各門知識的門檻。

天天也聽到人家談「通識」,教科書、報紙、雜誌、網站爭著談,教人聽得很膩。「通識科」一登龍門,真的成了洪水猛獸,老師學生出版商全要向它俯伏。但在下總覺得,通識不用特別開一門學科來教,因為humanistic education不是即食的東西,是一種人文素質的修養。在下在大學讀的「通識科」,根本就是要大家額外讀幾個本科內不會教的「科目」,如logic、歷史、笑話、中西文化、人生哲學;即是說,不是「教通識」,而是「要學生通識」。學生接觸的知識廣了,自然會「通」一點,對縱是與自己身份、地位、專業、文化相背的東西,都能包容,也就是開明,表現理性上的愛。「開闊心胸」,是要容許自己去理解他者,最先要的,就是要認識自己以外之物,否則,不能理性的去愛。

學校要教通識不是那麼難,文理商不分,大量加入討論式教學,開放式問題就行。歷史科一定要修,因為歷史背後有一個以「時間x空間」為名的網,學生理解了這個網背後的因果互動、主動被動、人性擴大而成為事件等本質,對於很多學科都能一理通百理明,又會明白天日之下無新事,世界上沒有太多事是理解不了的。這就是通識了,為甚麼會變了專門學科,特別抽出來教的呢?

身在學界,就很難不批評學界,0607了,教育的素質居然還遠不及9697的時候。這已是個很有意思的通識題目,將來的通識課本會不會有這條呢?動不動講「通識」,來來去去其實是要談「家國」,不如強制學生讀《毛語錄》吧,說不定將來更能培育一些真正「通識」的知識分子。

以上的叫「胡扯」,不是通識。
------------------------------------------------------------------------------------------------

0607「服務年度」的第一個大會昨天完結,這回主題是「信賴耶和華」。這個不是組織定的題目,而是在下對大部份節目內容的理解。甚麼是知足?就是「以耶和華為樂」。本地時勢不佳時,組織常常提醒弟兄姊妹要簡化生活;現在本地時勢漸好,組織更要提醒弟兄姊妹要簡化生活,因為世界的物質易求了,吸引力幾何倍數的增大,愈年輕的人面對的引誘愈大。以後在下會常常提醒自己:「人工高不得」。

以後我們可以在筆記簿上加一句「箴言」:「有停的時候,有去的時候。」弟兄姊妹如果看了這blog後又真的在筆記簿或任何物件上寫了這句,請給野人版權費。所得款項將傳數撥入「資助全球見證工作」捐款箱。

大會後一兩天,開始把吸收了的資料沉澱,對在下來說,沉澱過後就是分解,一切消失於無形;因此這沉澱的過程異常重要,能得著多少就看這一兩天。今天晚飯時發覺,能夠吃麻辣米線是很幸福的事,吃了那麼多次「中辣大辣」,在下舌頭仍然健全,這真是福份;如果新世界裏還有「麻辣」這種味道,那就好了。
-------------------------------------------------------------------------------------------------

0607下半年大計:

1) 讀完二月河《雍正王朝》(←好好睇呀!!)
2) 購買書架,整理竇口(←這個呀......)
3) 9月前參與至少一次輔先(←這個反而容易。)
4) 1月底前至少寫好一首詩用來參加比賽(←能寫多一篇小說、一篇散文就更好)
5) 買個新LCD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