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學字

今天又再無聊地在《漢典》隨意的找些字來查查。從前在下是有這樣的習慣的,閒來無事就看字典。據老師說,他們求學時是會讀字典的,甚至會把幾套字典、幾個不同版本拿來對照,看看不同字典間有麼分別。對在下來說,真正求學的人是應該這樣的,知識不是靠人傳授的,是自己親手挖掘出來的。在下這種在填鴨制度中培育出來的學生,不用說是沒有那種鑽探知識的求學精神的,不會自己去對照字典,只會吸食別人辛苦研究而得的精華。《漢典》就是其中一個好使好用的"精華素",裏面集合了《康熙字典》和古今不同字典的條目,是古今不少文字學者心血結晶的結晶。

數年前從家中珍藏的《康熙字典》中知道世上有「𠀤」(:上面兩個大字, 下面一劃;我家的電腦也顯示不了,只能顯示「夶」,用underline變成這樣:)這個字,在《康熙字典》裏經常出現,通常出現在字的釋音的部分。在下一直都不知道這字怎解,查書查不到,問人又沒人答得了在下,在下從《康熙字典》的用法中推斷這字大約解「又」。終於,今天由《漢典》的最新版解答了在下這疑問。

《漢典》中「」字的解釋是「同“竝”。《正字通·立部》:“竝,同。”」原來「」就是「竝」字,在《說文解字》已有這個字:「併也。从二立。凡竝之屬皆从竝。蒲迥切」。「竝」一般讀「併」,《漢典》「竝」的條目中有《類篇》:「倂也,比也,皆也,偕也。」還有叧一條也出自《類篇》:「蒲浪切,傍去聲。近也。」,讀「旁」──這大概就是《康熙字典》中「」字的用法,即「比」(比如、比擬)或「近」。例如《康熙字典》中「東」字條目:「《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音X」即「近音X」,讀音接近X的意思;在一般「字書」(即字典)裏,會叫「讀若」。



後來再查一查「夶」字的意思,原來「夶」就是「比」的古字,《康熙字典》中「比」的條目下有寫「《正韻》補委切,音匕。校也,也。」,原也「」就是「夶」下加塊地,兩個人站在地上,即「並」的意思。這和「丛」字的結構和造字用意都很相似。「丛」即「叢」,地上有很多人的意思,做動詞解聚集。「丛」和「」字形似,字義上也有相通的地方,但不知為何在下當年就是沒法從「丛」和「夶」字處找出「」的解釋。

學識了這個字,在下開心了好一陣子,為防在下很快就忘了「」字的解釋,寫下這篇BLOG以誌此事。

1 則留言:

匿名 說...

"不用說是沒有那種鑽探知識的求學精神的,不會自己去xxxx, 只會吸食別人辛苦研究而得的精華。"



非常同意。前一陣子,港台拍攝了一輯關於國內學術界的弄虛作假,抄襲成風的documentary。真令人振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