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7日

Google search的無聊之聊

網絡搜尋器就是用來在大堆有文字的網頁中,尋找載有特定字眼的網頁的工具。這一點,絕大部份用過電腦的人都知道的了。據說,在最初這種搜尋器不過是用了一 個規模不太大的內聯網中,用作資料整理,或類此網頁目錄之類的小程式。但被人發揚光大後,就成了一個賺錢工具,利人又利己。

眾多 search engine中,yahoo是最有名的,不過算最有用的,還是google。在下試過很多次先在google打一些字眼來搜尋,然後在yahoo也搜尋同 些字眼,得出的結果總是google找到的較多,yahoo能找到的往往沒有google的一半。先別理會找到的網頁有沒有實用,總之google的較多

多就是好嗎?當然不是。在現代人眼中,除了錢,沒有甚麼是多等如好的。搜尋器搜出來的結果愈多,就愈多垃圾資訊,愈多不需要而費人精神去篩選的資料。

不過,這些多餘資訊就是讓人把握真實的必需品。

Umberto Eco在《開放的作品》中談到「熱力學第二定律」和「信息學」,當中曾提到一個很關鍵的概念:「超量」。真正重要的信息是夾雜在大量非必要的信息之中一起 傳達的。Google search的大量無謂資訊,正好讓人有機會從中找到真正重要,而一直被搜尋者忽視的資料。 對於一個搜尋目標字句的最有用、最重要的資料,往往不是在搜尋 者預想的那類型網頁中載有的。為了不讓重要的網頁被忽視,那大把巨量有關的網頁全部發掘出來展示在瀏覽者面前,就是唯一的方法。在這方面,Yahoo的 search engine可能只會把一些公認為重要的網頁找尋出來,而真正重要的,可能被無意地忽略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量無謂訊息讓瀏覽者自以為獲得最接近「所有」的資訊。Google的search engine大概也是不可能把所有存於數據世界中載有相關條目的網頁搜尋出來的,至少很多儲放在副/副副空間內的網頁,它很多時是找不出的。因此,最最最有用的一個網 頁,可能永遠是無法被搜出來的。 但能夠找出最多網頁的searcher,就能提供一個「極限」的錯覺(或者是耗盡瀏覽者眼力的能力......),使瀏覽 者滿足於手頭上所能找到的「一鱗半爪」,相信自己即使未走到盡頭,但已站在真理的邊界了。這可能是一種自欺或缺乏野心的表現,但人的創造力和對世界的把握 確可以建基於此。

再抽遠一點來看「google」這種行為。「得閒google一下」── 用google來search一些無關痛養的字眼,也就是「半」無目標(無目標資訊 的搜尋,本身也許正是一個目標)的搜尋網頁,簡單來說是一種無聊的行為;但「在無聊中發掘有聊」正正是一種後現代的行為或思考模式。Google可以充當 這種「無聊」 理念的促成/促進者,藉著提供大量無關要旨的資訊,讓人可能從中找著一絲半縷有聊的東西,讓人驚喜,更而相信「無聊之聊」之確實存在和微妙

在下昨天剛剛經歷了這樣一個「無聊之聊」:

上 班時完成了手頭上一件費了在下數星期心力的工作,便讓自己休息一下,在網上漫無目的的search。對於在下這種無聊又自戀(也可能是自我形象淡 薄......)的人來說,search自己的名字是最好不過的消遣之方(當然在下也真的有一段時間沒這樣「認真地無聊」過......)。在下在 google打入「蕭嘉裕」,google找出了60多個相關網頁,其中包括「教城圖書館」、「藝發局」、「聖三一升學就業處」、「豆瓣」」「屏風」等和 在下真的有關的網頁,當中一個最教人驚喜的,是大學戰友鄧世聰的日記。隨即留言幾句。

能 在無聊中找尋日漸褪色的記憶斷片,這是「無聊之 聊」的奇妙功能的一隅。而yahoo! search出來的「蕭嘉裕」,審美距離太小了,只能看成一件有聊的商品。Google的「不做壞事」,看來還可以有更多含義的。所以gmail和 google其他服務的越趨商品化,是可以容忍和原諒的,否則google search engine的真正威力可能很快就會瓦解無遺。

下一次的無聊search之中,應該又會多了一條相關結果。

7 則留言:

匿名 說...

因為太多論壇倒閉了,search之後,發現有自己名字的網頁大減。

匿名 說...

中文系同學仔阿聰有事商討:

我在網站在成日睇到有人大講寫作時要「後設認知」,可能沒有後設認知這個term的,但我又睇佢解釋到似層層,話thinking about thinking,係後設的其中一種,又話寫作過程要後設認知。

我真係想討論一下,什麼後設,meta,metafiction係超小說,常稱作後設小說,但係教育界那麼人口口聲聲話創作過程要有「後設認知」,我真係唔明,點解寫作過程要有後設能力,後設小說唔係話「寫作過程」來啵。

在此想同野人你商討創作的「後設認知」究竟是什麼東東,點解寫作過程要有「後設認知」
係咪真係有這個term....thx

野人 說...

阿聰:

以在下所知,在語文教育和閱讀理理中確實常用「後設認知」這個Term的,不過有時譯作「自覺認知」,英文是Metacognition,不肯定是由誰提出的,不過大概是在80s出現的。

在下所理解,後設的含義是高度自覺,指向行為本身。在寫作的層面上來看,是指向寫作本身,對寫作行為的高度自覺和反省,把寫作行為懸置起來成為受監察對象。最吊詭的是,作後設認知的同時,寫作亦是進行中的。這樣說,「寫作」與「閱讀」是共生的,也是互相影響的,這和「接受美學」的觀點其實確有共通之處。

而在小說中「後設」的話,通常是利用「後設語言」,把寫作過程的痕跡暴露出來,這使小說處處提醒讀者:這是小說,你是讀者。看來這是把讀者排開了的。但後設語言的特質是把讀者和敘述者/作者的距離收窄,甚至混合,使讀者有參與創作的機會,這大概是羅蘭巴特「再創作」的一個上佳體現方式。

由此而論,後設是要藉後設語言,以文本來表現的。而在創作過程中的後設思維,其實就是把身份改變,以讀者的角度來審視創作。在另一方面來說,也可以是自己對寫作行為的反省,看出對寫作方法的調整的需要與否。其實,除非人用上後設語言來寫作,否則這些畢竟是文本以外的事。

德錦老師以前間中也會講到後設,他通常下的定義就是「討論"討論"本身」/「用小說去講小說」之類。其實這說得十分準確,只是上課時大家沒為意罷了。而有時他也會提到「後設」的界限,就是後設的過程,始終不是寫作。人如何「後設」,也不可能「後設」出一個有機的文本的,小說故事的情節結局的發展,也不是可以提前構成的。所以在繼續「後設」下去之前,還是要執筆寫作。

後設不後設,有時真的不太重要的,重要的是「寫作」,和「反省寫作」罷了。

匿名 說...

阿聰:
meta我知係咩。metafiction,超小說,或稱後設小說,強調讀者在文本構建中佔一席位,這是伊塞爾美學延伸,這個我明白。
我想談的是,問題不在後設,而是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後設認知,再要加上「能力」這個字,合成「後設認知能力」??
是否真的有其term???
要「認知」這個meta....或者以「meta」來「認知」,咩來架??我不明白,完全不懂。
怎樣為之「後設認知」??
thinking about thinking,自我檢討、自我反思能力,就得啦,點解要搵什麼「後設認知」?
難道外來的字就一定pro嗎?
絕對不懂。

野人 說...

阿聰:

後設認知,就是自覺認知。明白甚麼是後設,其實有關的東西都明白的了。你就用對後設小說的理解,套用過去就是。

因此,「後設認知能力」,大概就是運用「後設認知」的策略的「能力」罷了,相信不是真的有統計數值可以參考的。

為甚麼叫「後設」,不叫反省,正因為後設不單單等同反省、反思'回顧、自覺。而是兼而有之,又略有出入的一個概念,在漢語中看來沒有相應的詞語可以代表。因此只好叫「後設」,以配合詞語本身應有的context。情況便和differAnce(延異)、Trace、Discource一類的新概念一樣,只有創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詞語來暫時使用,用用下,就約定俗成。倒和「來佬野韾香一些」沒甚麼關係。

匿名 說...

阿聰:
所以我好懷疑「後設認知能力」.......

匿名 說...

中文系戰友阿聰:

由於我真係唔知什麼叫「後設認知能力」,不停在網上搵資料,忽然發覺陶傑亦寫過所謂「後設認知能力」,轉貼出來,以供參考,先旨聲明,並不代表我同意他的觀念。

陶傑
不是中國人說的話,甚至不是人說的話

特區政 府 教 育 署 向 教 科 書 出 版 商 提 出 審 核 標 準 , 要 求 今 後 的 中 小 學 課 本 , 要 做 到 發 展 學 生 的 「 後 設 認 知 能 力 」 、 「 高 層 次 思 維 技 巧 」 、 「 自 我 規 管 、 檢 討 、 反 思 的 能 力 」 、 「 發 展 共 通 能 力 」 、 「 從 閱 讀 中 自 行 建 構 知 識 」 、 「 促 進 全 方 位 學 習 」 等 。

甚 麼 叫 「 後 設 」 認 知 能 力 ? 是 不 是 從 一 個 人 的 臀 部 大 小 , 鑑 別 其 人 之 智 商 的 一 種 相 法 ? 思 維 技 巧 又 如 何 「 高 層 次 」 ? 是 不 是 指 「 相 對 論 」 和 「 哥 德 巴 赫 猜 想 」 ? 還 是 苦 思 半 年 , 忽 然 大 喝 一 聲 「 法 輪 功 肯 定 是 邪 教 」 一 類 的 頓 悟 ?

「 自 我 規 管 」 與 「 檢 討 」 有 何 分 別 ? 「 檢 討 」 與 「 反 思 」 又 怎 樣 區 分 ? 甚 麼 叫 「 共 通 能 力 」 ? 名 伶 新 馬 仔 生 前 說 他 曾 經 高 攀 至 與 金 花 娘 娘 交 流 的 思 維 技 巧 高 層 次 , 與 梨 山 老 母 、 呂 祖 、 哪 吒 三 太 子 等 , 有 全 方 位 的 高 層 次 共 通 接 觸 , 但 新 馬 仔 卻 沒 有 在 特 區 讀 過 中 小 學 , 又 怎 樣 解 釋 ?

這 一 類 名 詞 , 是 西 方 社 會 科 學 的 學 術 詞 彙 的 痰 涎 , 中 港 台 各 地 為 表 前 衛 與 高 級 , 都 喜 歡 把 外 國 人 的 學 術 痰 涎 當 做 一 再 咀 嚼 的 燕 窩 。 這 些 名 詞 , 都 不 是 中 國 人 說 的 話 , 甚 至 不 是 人 說 的 話 。 語 言 的 基 本 功 能 是 溝 通 , 正 如 眼 睛 的 功 能 是 看 事 物 , 但 這 些 名 詞 不 能 溝 通 , 屬 於 「 語 文 的 白 內 障 」 。

英 國 作 家 歐 威 爾 , 曾 經 猛 烈 批 評 他 那 個 年 代 英 文 的 「 白 內 障 化 」 , 歐 威 爾 認 為 , 寫 優 秀 的 語 文 , 有 五 大 信 條 : 一 、 不 要 用 陳 腐 的 譬 喻 與 成 語 ; 二 、 一 個 少 字 母 的 詞 可 表 達 的 意 思 , 不 要 用 多 字 母 的 詞 ; 三 、 能 削 減 的 廢 詞 冗 字 , 要 果 斷 削 減 ; 四 、 能 用 主 動 語 式 時 , 不 要 用 被 動 語 式 ( 例 如 : 能 說 I've read this book 時 , 勿 說 This book has been read by me ) ; 五 、 能 想 及 一 個 日 常 淺 白 的 詞 語 時 , 切 不 可 用 外 來 語 、 科 技 名 詞 或 學 術 用 語 代 替 。

教 育 署 的 這 套 甚 麼 「 後 設 認 知 」 、 「 高 層 次 思 維 技 巧 」 、 「 建 構 」 與 中 台 的 官 僚 嘴 巴 裡 的 一 大 套 甚 麼 「 全 天 候 」 、 「 構 築 」 、 「 反 思 」 、 「 態 勢 」 、 「 存 在 」 、 「 研 判 」 , 與 本 港 的 一 批 學 院 社 會 科 學 文 人 的 甚 麼 「 後 殖 民 」 、 「 解 讀 」 、 「 解 構 」 等 等 , 都 犯 了 歐 威 爾 說 的 第 五 宗 罪 , 全 是 中 文 的 白 內 障 , 是 對 中 國 語 文 的 褻 瀆 。

但 能 怪 他 們 嗎 ? 在 西 潮 的 衝 擊 下 , 他 們 是 一 群 失 敗 者 , 在 國 際 的 文 化 十 字 街 頭 , 他 們 是 一 群 孤 兒 。

網站:http://www.greenreadings.com/forum/viewtopic.php?t=3500&view=previous&sid=c178df31e1677848c54b8feba3a314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