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2日

遠別離

811,是很多會考生總結會考生活的日子。很多同代人在今年已經不是學生了,能真正的對會考作一些思考。今天,在下也來總結一下會考生活。

在下不算是「成功」的會考生。考過兩次CE,一次13分,一次16分; 一次因為屢誤戎機慘敗重讀,一次輕輕鬆鬆首天KO了中六學位。兩種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待遇(還記得當時坐在聖三一面試室中,根本沒擔心過會不 被取錄),就因為那三分的差距。仔細的算,不過是三個D頭(在下那個年代的會考成績單是7大級另分12等+U的,就是所謂的A01、A02、B03、B04、C05......)和三個C尾的分別,以拉Curve的制度來看,D頭C尾之間,可能只差2、3/100分;也可能不過是幾過M.C.方格黑白的差別。就這樣的小小差距,就造出「三年後AL試場見(幸運的話)」與「兩年後AL試場見」的以「歲」來算的時間差。就這樣,把考生的小小差距不尋常地放大,是另類的空間換時間。

2001年,在下是中六生了,以朋友的身份陪著劉國棟帶師妹陳詩敏(好像是11分)四處找中六學位。我們一開始就全力攻葵涌和荃灣區。最後殺羽而歸,詩敏回開平重讀中五,第二年考得16分(好像是)成功升學。又是以空間換時間的經驗。這次以局外人的身份閱讀一名「失敗者」,只覺得數字愈來愈不科學,不客觀。11分的cert所能得的待遇,比13分的差得更多,選擇也更少,自尊也更受打擊。但事實是,詩敏對考試的付出,平日的上課態度一點不比兩年前的在下差;11的數字,甚麼也沒反映到。

2002年8月9/10日,在下已是接獲了嶺南大學中文系offer的準大學生,而這次之所以又要和會考制度過招,是因為妹妹今年只考得12分的緣故。12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在看見一眾拿著14分成績單的「敵人」跑來跑去的時候,自己是甚麼也做不了。在下是過來人,所以不慌不忙的帶她去和老師聊聊天,談談她的前途,又談談在下的未來大學生活。然後一起悠閒的去快餐店食Lunch,回家上網看外面第二三階段的戰況。第二天留在家中,12分,不是一個值得人花車費搏偷雞的分數。第三天,早早飛往彩虹某中學排隊,務求一擊即中。

這樣的以高人前輩的身份去看會考生,滋味是很奇怪的。自己曾是敗兵的一分子,曾經比他們更彷徨,更孤單,所以理解他們,同情他們;但又因為自己現在的高度而輕視他們。這種既憐憫又傲慢又卑鄙的態度,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去理解。

唯一可以肯定的,這一切都與不真實的數字有關。在會考放榜的日子,數字比個人歷史更使人苦惱,興奮,虛榮。

數字的用途,本來是要把抽象具體化,建立系統和公式。而在會考放榜裏,數字則成了遊戲運作的依據,亦成了人的身份,更定出了考生的行動方式。但問題是,如果教育是一種以精神感化為本的工作,那麼為甚麼要賦予數字這麼大的權力?數字在現代社會的種種制度中,漸漸取得了比文字這母體更大的權力和地位;這反映了人們對精明文明的不信任和不理解,而只相信大家以為能反映現實的「數字」。這是捨本

會考制度的本質,就是教導學生認識和實踐現代社會捨本的行動模式。還好,在下捨了本後,仲回得到,冇蝕本。

在下雖然仍在學校工作,會考仍是在下感興趣和無可避免要接觸的事物,不過會考和在下的距離,已隔了教員室,隔了長廊,隔了禮堂。遠別離,所以看得清真實,和過去。

沒有留言: